- · 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在廣東
- · 新款(特長)耐曬地膜
- · 廣西農科技術東盟田野顯身
- · 灌漿膜的使用方法
- · 農用塑料薄膜的鑒別
- · 農用塑料薄膜的品種規格
- · 現行農膜政策
- · 大棚膜的種類及性能
廣西農科技術東盟田野顯身手
農業,是廣西與東盟合作的重頭戲。這出戲唱得好不好,“科技含量”是關鍵。
“科技合作”是第九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的主題,博覽會農業展特地增設“農業先進技術展區”,足見科技在合作中的份量。
“自2002年中國與東盟秘書處簽署《農業合作諒解備忘錄》以來,雙方共同開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技術交流、培訓及試驗示范項目,有力推動雙邊農業合作領域不斷拓展,水平不斷提升?!痹诓┯[會農業展開幕儀式上,農業部黨組成員、中央紀委駐農業部紀檢組組長朱保成的致辭,高度肯定了科技在農業合作中的重要地位。
廣西與東盟的農業合作,在2001年就邁開了步伐。而農業先進產品、先進技術,一直貫穿合作的始終。
1 示范基地成合作典范
今年9月29日,“中國-老撾合作農作物優良品種試驗站”在老撾占巴塞省巴松市揭牌。這是我國在東盟國家建設的第一個農作物優良品種試驗站。而它得以建立,廣西功不可沒?!拔覀兙褪且衙恳粋€與東盟農業合作基地辦成示范窗口,讓更多東盟國家了解廣西,讓廣西走向世界!”自治區農業廳張明沛告訴記者。
早在2004年,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就在這里合作建立了60公頃“中老農業合作試驗基地”,重點開展西紅柿、辣椒等蔬菜和咖啡的種植以及玉米的制種。經過近10年的建設推動,基地引進了一批當地沒有的先進農業技術、品種和設施,成為老撾農民的培訓學校和老撾南方高等農林學校的教學實習基地。試驗基地項目種植經營良好,并已成為中國在境外實施試驗示范項目的成功典范,在老撾國內產生了重大積極影響。中國農業部在此基礎上建設“中國-老撾合作農作物優良品種試驗站”,將進一步推動兩國在農作物良種繁育、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農作物品種綜合試驗以及新品種展示與人員培訓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廣西承擔實施的柬埔寨戶用沼氣示范與推廣項目,沼氣專家為當地農戶援建了50個戶用沼氣池,配套改廁、改廚、改欄和技術培訓,為柬埔寨解決農村能源、改善農村衛生狀況提供了具有現實意義的經驗。項目的成功實施,得到了柬方的高度評價,深受當地群眾歡迎,被喻為“爭光項目”、“友誼項目”,堪稱中國與東盟農業合作的典范。
廣西旺旺大農牧有限公司在文萊巴東地區實施的“中-文合作研發水稻試驗示范項目”大獲成功,其試種的10個水稻品種平均每公頃干谷產量達6.86噸。其中,文萊本地水稻品種“萊拉”平均每公頃干谷產量5.41噸,比文萊的最高產記錄高出2.41噸,其它9個雜交水稻品種平均每公頃干谷產量達7.06噸,均高于其他國家在文萊種植水稻的產量。該項目在文萊引起巨大反響,文萊國王親臨基地考察并給予高度評價。
廣西福沃得農業技術國際合作有限公司在柬埔寨磅士卑省的標準化木薯、柑橘種植基地,在桔井省的香蕉、木薯標準化種植示范園建設初見成效,成功開展了套種作物試驗種植。目前,該公司在商務部、農業部的支持下,正積極籌建我國援柬項目——中柬現代農業技術合作中心,打造以糧食、能源作物為主,果蔬經濟作物和禽畜養殖為輔的有機生態循環現代農業技術綜合示范中心。
2 走出去項目開花結果
近年來,廣西有農業技術優勢的企業紛紛走出去,到東盟國家進行農業資源開發,建立了一批木薯、甘蔗、茶葉、蠶桑、劍麻生產基地,農科技術紛紛開花結果。
廣西萬川種業有限公司自1992年開始在越南邊境推廣雜交水稻,20年來從未間斷,近幾年每年出口越南雜交水稻種子2000噸左右, 約占我國出口越南雜交水稻種子總量的18%,幫助越南提高水稻單產6%以上;每年出口越南蔬菜種子300噸,占我國出口越南蔬菜種子總量的60%;在越南諒山、高平、廣寧等省,公司近幾年每年都舉辦水稻品種展示會,深受越南水稻種植戶歡迎。
廣西龍州、寧明、大新、防城等地與越南下瑯、海河等縣簽訂跨國合作種植甘蔗協議,利用越南豐富的土地資源和勞動力發展境外原料蔗基地,既解決了廣西制糖企業原料蔗供應不足的問題,也有效輻射帶動越南邊境地區農民增收致富。據初步統計,2008年以來,廣西與越南邊境各省累計合作種植甘蔗面積超過6.5萬畝。
廣西與東盟各國的農業合作項目還有很多,如東興市京華實業公司在柬埔寨合作建設的木薯淀粉加項目和高產優質木薯原料生產基地,明陽生化集團在柬埔寨合作建設的木薯種植開發合作項目,國宏集團在柬埔寨投資建設的大米加工廠項目,興桂農業機械展示交易公司在柬埔寨的水稻、馬鈴薯種植及機械收割項目。此外,廣西格霖農業科技公司、廣西劍麻集團公司、廣西華亞金橋農業公司等一大批企業正紛紛與越南邊境省合作建立蠶桑、劍麻、木薯及馬鈴薯生產加工基地,桂林科豐機械公司開始在越南等國家推廣多功能小型收割機……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廣西共有30多家企事業單位赴境外開展農業資源開發合作,對外投資額超過10億元。
3 推優質品更送好技術
近年來,廣西通過舉辦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展示交流會、建立高產作物示范基地,為東盟國家舉辦技術培訓班、派出專家赴東盟國家開展技術培訓和推廣等方式,積極與東盟國家和地區開展農業科技交流與合作,成效明顯。
近3年來,廣西共為東盟國家舉辦了20多期水稻、甘蔗、桑蠶等現代技術培訓班,派出專家170多人次赴東盟國家開展技術培訓和推廣服務。
目前,越南新種桑園中10%桑樹是廣西的優質品種,飼養的蠶種約有1/3是廣西的“兩廣二號”。廣西以“中越農業綜合技術示范研究推廣基地”為平臺,開展雜交水稻組合和瓜菜品種的種植示范,從中篩選出適應越南中北部種植的水稻組合17個,篩選出適合推廣的蔬菜品種16個,示范品種在越南廣受歡迎。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中老農業合作農業試驗基地”培育種植的辣椒等蔬菜,覆蓋了老撾國一半市場。廣西自主選育的雜交玉米種子HK4通過越南農業部審定公認,進入越南國家農作物品種名錄,成為我國第1個獲得在越南正式公認的雜交玉米種子;雜交水稻品種HKT99也通過越南農業部的國家品種審定。而廣西的“三免”、“三避”、生態植保等農業新技術,也在東盟一些國家得到了應用和推廣。
4 共同織就疫病防控網
廣西農業部門與越南廣寧、諒山等邊境省組織實施了“中越邊境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試驗站建設技術支持”、“中越禽流感防控技術培訓”、中國廣西-越南廣寧植物病蟲害防控等項目,向越南免費贈送蟲情測報燈,幫助建立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試驗站,援助儀器設備和診斷試劑,同時通過加強農作物和動物病蟲害疫情信息交流,極大提升了越南動植物疫病疫情防控監測能力和水平,同時為廣西及全國做好動植物病蟲害監測預警和防控提供科學依據。
目前,廣西邊境縱深50至100公里的范圍內,已進行畜禽A類重大動物疫病免疫接種,逐步建立了中越邊境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阻截帶。廣西植保部門在分析全區各地水稻害蟲發生動態信息的基礎上,參考越南邊境省提供的水稻害蟲發生信息,共發布水稻害蟲發生趨勢預報100多期,指導糧食防治面積超過3.5億畝次,避免糧食損失超過1700萬噸。